拖了兩週的流水帳遊記,習慣寫些東西紀錄一下。高雄一年一度舉辦的「駁二動漫祭」去年初次造訪就留下不錯印象,參加動漫活動外也可以抽空逛逛這座城市,算是促使我南下的動力,老樣子又搭著高鐵下去,不過隨著站數增建直達車票相當難買,個人搭的是不停新增3站的6XX車次,兩個小時還是快啦。
先規劃行程週五先下來,主要目標是幾個許久沒逛的老地方,早年底片時代、手上也沒相機,對台北舊站沒有留下照片這件事有點影響到我,所以有機會拍就別漏掉,再不去不知下次又變成什麼樣。高雄車站一帶,高雄舊站先前還在整修,2013年11月2日改建成「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未來鐵路地下化、中博臨時高架橋拆除後舊站會再遷回原本位置,期待新車站的誕生。
高雄車站段地下化模擬概念影片
最後一次到建國商圈已經是2004年的事,月讀都還沒開,日本橋的巨大招牌依舊醒目,隔壁漫畫部改名叫遊戲達人?不知是否同一間。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日本日」精品店,店門口地板竟然刻上12星座,不過12年的時光過去,這一帶真的沒落好多,雖然沒有台中電子街那麼誇張就是。
都走到商圈後段了,順著錦田路走去信義國小站搭車,順便看看街景,捷運站裡依舊滿滿的《高捷少女》,一座城市可以和動漫畫結合到如此程度,也蠻好奇一般民眾的接受度是如何?
10月中旬展開營運的輕軌列車也是此行重點,獅甲站下車後延著成功二路行走意外拍到中鋼大樓,去年騎車路過,當時晚上完全無光難以拍攝,近看建物設計實在是超炫的。輕軌沒有實際搭乘,行車速度不快、到車流量多的路口時需停車,目前只有啟用籬仔內至高雄展覽館這一段,希望能早日開到哈瑪星,前幾年網路盛傳的高雄市圖書新總也位在這。
85大樓和朋友會合,吃了推薦的「喬品賣炒飯」,餐點送上來真的呆住了…份量好大,尤其是蛋花湯,台北應該只有這碗的一半吧囧難怪學生時代高雄北上的同學都對台北物價很感冒,又貴又吃不飽(昏)味道來說不錯,米飯粒粒分明、炒香入味,看店家手忙腳亂的樣子,炒飯店座位還要預約還是第一次看到。
新崛江上次來是2006年中山大學「Mecra Summer 1」結束完的晚上,那天還下著雨,「小荳荳餐飲屋」似乎後來搬了,網路上查餐點評價依舊高,奧斯卡影城1F電動場還在,不少學生在玩音樂遊戲,不過逛了一圈不像是週五晚上該有的人潮,年輕人稀稀落落、觀光區的高價位,而當年和朋友去了一棟縮小版的萬年大樓找銀飾品,那棟似乎也消失了,好奇高雄人休閒放假都去哪,前鎮區的草衙道似乎是新開的熱門點。
高雄捷運站內的商家風格不同於台北,後驛站內有間「人人外語」直接在這開班授課,還有販賣一些日式零食。
前身是「美嘉米樂」的「大江戶」遊樂場,第一次是因2008年《快打旋風4》大型機台剛出的關係,高雄巨蛋活動完晚上立馬來朝聖,機台很敢進,曾是台灣大型機台最新穎的店家,BLOG標語是「不滅的街機魂」,目前店內有新台《鐵拳7》,經典老遊戲《SPIKE OUT》的出現讓人吃了一驚,以前中壢「大城市」遊樂場也有,好多回憶啊…說著說著就遇到以前桃園老玩家古力查立度,好像去年也是在這裡遇見他(汗…)
愛河之心算在附近順路走去,一整天都在步行實在超健康的,不過10年前拍愛河應該是從鹽埕區河西路這一段,景觀不太一樣,那時還是用小DC MINOLTA的F200拍的,下次看有沒有機會再來吧…
週六「駁二動漫祭」第一天,西子灣站下車發現原本進去的入口在施工,繞了一大圈才走到會場,參加人數沒有去年多,行動範圍減少一些,然後草地上多了和華山特區一樣有的顛倒屋。
大勇路上有幾間店家,去年喝的鮮奶茶印象不錯,這次試試隔壁的麵店,點了肉燥飯和肉骨湯,雖然這幾間不是網路刊登的名店,但味道打趴一堆台北店家,用料實在就是好吃,蠻推薦的。
鹽埕區曾是高雄最繁華的地方,美食店家林立,晚上先到「雙妃奶茶」,真是驚為天人啊!難怪那麼多人推,可惜店家是用味全鮮乳,個人應該就只喝這一杯吧…
隨意晃晃走到「鴨肉珍」,兩間店面塞得滿滿的,google了一下是遠近馳名的老店,人潮不斷湧進的關係乖乖打退堂鼓,旁邊騎樓休息發現另一間有70年歷史的老茶舖「香茗茶行」,點了杯鮮奶茶,沒有雙妃那麼甜,但喝得出天然的茶香味,有泡茶習慣的人相信會愛上。
舊堀江商場上次來是2005年,聽過在地人Doco聊過早期繁華風貌,位於港口旁的關係進貨極快,都是賣國外進口的舶來品、客人絡繹不絕,但之後隨著高雄港沒落、商圈轉移,因而有新堀江的誕生,商場內部目前都是賣雜貨為主,白天或許會是另一個風貌。
臨近超過90年歷史的鹽埕基督教會拍拍,每到耶誕節整座教堂會佈滿LED燈裝飾,是高雄的代表景點之一,美麗島站雖然去年已拍過,轉車時還是爬上月台照了幾張,不到這裡就沒有來高雄的感覺呀。
站在瑞豐夜市路口對面,誇張的人潮囧想說網路上都給正面評價,應該沒什麼地雷,點的雞蛋糕和果汁都蠻OK,第3攤「阿婆滷味」,原本想再這麼樣都不可能比台北貴,結帳時才知一包是$50,這樣4包就$200了,量是不少,但在高雄算貴,且味道來說就蒜味重了點、沒什麼特別,淡水「滷味王」高它3個等級有,台中「將軍滷味」就更不用說了,下次做足功課再來挑戰吧…/_\
週日一早改在鹽埕埔站下車、試試總店的樺達奶茶,這間鮮奶都是用光泉,好感度加分,和分店比起來茶味確實較濃,而用的糖應該也有差,總店喝完沒什麼問題,但台北分店喝完我的胃是痛到爆,有待觀察www
晚上原本預計吃朋友推的「老宋牛肉麵」,路過「鴨肉珍」沒人排隊,好險搶得快,短短5分鐘後變成前一晚的人潮,能滿足南部人挑剔的嘴一定有其過人之處,點了鴨肉飯、鴨血和鴨腸湯$115,鴨肉肥美、肉燥也是高水準,可惜胃袋有限,頗想再點半隻鴨來吃的說。「香茗茶行」買了一罐古早味紅茶試試,超好喝!比較起來北部路邊紅茶冰就是有種化工味的感覺,便宜到未符成本的食物,難免讓人擔心食安的問題啊…
下大雨週一可能沒辦法逛,臨時決定提早北上,週末的自由座滿到不行,一路站到台北,下雨的駁二頗麻煩,明年若天氣有不好的疑慮應該直接放棄,下次目標是久違的台南,雖沒什麼能力出國,不過能在台灣走走玩玩就很開心啦…